在醫事教育中,前輩們會教導新科醫師與護理人員, 不要對患者產生過多的情感與超出醫病之間的關懷, 患者來來去去、有生有死,投入過多的關懷只會影響專業判斷與工作效能, 甚至影響其它患者治療效果,而醫護人員的冷酷是工作中的必要性格, 這是一種無奈卻也無力改變的職場條件。
我們在醫護領域中的特殊性,讓患者的組成相當有趣, 曾經有人問我們:「你們診所的患者到底哪種病比較多?」 同事的回答非常直率:「我們診所,就是各大醫院不要但是又有點經濟能力的病人。」
的確是,會到診所治療的病人,幾乎都有一定的經濟能力, 空有錢財卻成為各醫院或各科別的皮球,這科看過那科, 有些醫師甚至無法診斷出為什麼這個病人的病就是治不好, 索性轉去身心科,讓病人去看憂鬱症, 而病人對自己久病的情緒低落也開始「合理」懷疑,那就是憂鬱症。
因為療程設計的緣故,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都喜歡跟助理聊天, 邊治療、邊聊天,這樣的特殊性,造就了診所溫暖、撫慰人心的風格, 也許他們不是抒發身體的不適,他們只是告訴助理: 我的孫子今年上了幼稚園;我上星期出國去玩; 我昨天自己去菜市場買菜;我今天自己開車來診所… 這樣平實的對話,每天、每小時都在治療區上演。
這樣的患者除了身體的病痛之外,多半在心靈上也是空虛的, 於是,我們的助理在某種層面上也身兼著情緒抒發的管道。
當我們以為聽得、看得故事夠多了, 對患者的故事開始淡化、甚至麻痺時, 一對英國患者的出現,著實給我們從旁協助的助理上了一課。
原來,我們身邊的故事,都是這麼獨一無二、無可取代。 而所有發生在這裡的故事,都是因為「愛」。
週一 | 週二 | 週三 | 週四 | 週五 | 週六 | 週日 | |
上午 | V | V | V | V | V | V | 休診 |
下午 | V | V | V | V | V | V | 休診 |
晚上 | V | V | V | V | V | 休診 | 休診 |